環球速讀:這屆程序員們,為什么都熱衷做公益?
作者|桑明強
剛剛過去的1024,程序員慶祝節日的方式有點不一樣。
不同于日常為了項目上線、產品更新“奮筆疾書”,很多程序員正在嘗試用代碼解決公益類問題。如果你經常逛一些技術論壇的話,你會發現“技術+公益”并不是個例,甚至已經成為某種流行符號。
(相關資料圖)
這背后的核心邏輯在于:這種公益性質的連接,更能讓人獲得精神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程序員群體也不例外。
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想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去回饋社會,只是有時候把參與公益的形式想窄了。知乎上曾經有個熱帖:如何看待百名程序員通過寫代碼幫農民養豬種樹?這種“送技術下鄉”式的公益能產生哪些積極影響?當時的高贊回答是,“只有在基層待過,才知道基層這種信息差有多嚴重。拿最普通的數據統計來說,如果一個程序員能站出來,把數據導入到數據庫中,然后開發一個程序進行數據處理,這些工作可能10分鐘就做完了?!?/p>
以我們熟悉的互聯網公司為例,包括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這些明星企業,都在這一點上達成了共識,他們把公益這件事放在比較重要的優先級上,并視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也是值得稱贊的轉變?;ヂ摼W年代,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系,讓公共對話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更何況,志愿服務本身就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體現公益行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維度。
參與公益第一步——了解公益機構的真實需求
01
敲代碼也可以變得很公益
拿字節跳動的程序員們來說,他們在工作忙碌之余,常常會投身技術公益項目中,從珊瑚保護、鄉村教師培訓、獨居老人看護,到捐助物品義賣、應急物資管理,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用技術來做公益,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來完成繁瑣、重復的工作,同時我們可以探索用戶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高效地達成目標?!毙墒亲止澨鴦尤斯ぶ悄軐嶒炇业乃惴üこ處?參與了古籍數字化平臺“識典古籍”的研發工作。按照他的說法,當初他選擇參與這一項目的原因是:古籍專業研究人員較少,能夠用輕松有趣的形式幫助大家理解古籍內容就更困難,而合理使用技術不僅可以減輕前期工作,還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籍中生僻字詞的意思,提升閱讀體驗。
這種想法產生的背后,不僅需要對當下自己乃至團隊的技術能力有著清晰認識,也離不開對公益的長期關注。事實上,像小澤這樣的程序員,在字節跳動內部并不少。今年6月,一項名為“跳跳糖公益伙伴計劃”開啟招募,在評選過程中,機構和評委們探討的一些問題也引發了公眾的思考:“志愿者究竟能在一次公益活動中貢獻什么、發揮什么力量?”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是許多互聯網企業正在努力探索的方向。很多志愿者認為,類似跳跳糖員工公益這樣的組織應該像一把楔子,志愿者在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得到相應提升,甚至反哺業務。
億角鯨-珊瑚保護APP項目就是最好的例子。這是一個由專注珊瑚保護和海洋清理的公益組織提出,跳跳糖員工公益志愿者提供支持的項目。今日頭條客戶端團隊的小宣作為技術人員,參與了這款APP的開發。他告訴新眸,加入這個項目后,自己對技術公益這件事有了進一步的認知,也給本職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視角。
小宣分享自己參與“億角鯨”項目的經歷
據小宣介紹,海洋垃圾和廢棄漁網會阻礙珊瑚生長發育,一般這個清理工作都會交由專業的潛水員,而小宣他們的核心任務就是為潛水志愿者開發一款工具APP,實現定位和標記功能。為了更好地幫助潛水志愿者,他們還增加了一些“黑科技”:在APP里可以自主發起珊瑚保護任務的同時,還引入了珊瑚百科和工具介紹。
小宣說:“我們日常開發都是按天來預估的,但公益項目很多是以周為單位去預估,這多多少少會擠壓到陪伴家人的時間,反倒是家人的支持,更加堅定了他繼續做下去的信念?!毙⌒暮⒆由踔吝€會“警告”媽媽,讓她不要在爸爸寫代碼的時候打擾他,因為他在為社會做公益。
無論是小澤還是小宣,他們都是Web 2.0時代成長的個體,知道分享的重要性。就像開頭談到的,每當我們談起技術公益,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想當然地認為公益就等同于捐錢、捐資源,但事實上,技術往往能在公益這件事發揮更大的能量。只不過,這份“工作”沒有業績考核指標。
02
技術公益的價值在于鏈式效應
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曾在《刷新》一書中談到,“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乃至社會,在到達某一個點時,都應該點擊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發生命力、重新組織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碑斎?公益這件事也不例外。
我們對技術改變生活的案例喜聞樂見,卻容易忽略它在公益上的作用。
成立于2010年的善淘,是國內首家線上慈善商店,也是字節跳動“跳跳糖公益伙伴計劃”的首批入圍機構。它把線上線下進行結合,鼓勵人們把閑置物品捐贈給善淘進行義賣,義賣所得用于為那些生活中正遭遇困境的殘障人士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善淘還會經常性地開展殘障人士就業培訓和其它類型的公益活動。
據善淘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善淘在運營方面都面臨到一個問題,就是人手不足,很多工作都曾因此停滯。比如,在進行個人閑置物品收捐時,由于個人捐贈分散、品類復雜、質量參差不齊,僅依靠人工分揀不僅處理方式較慢,而且缺乏人力進行捐贈品追蹤管理。針對這個問題,“跳跳糖公益伙伴計劃”以技術公益的形式招募了一批員工志愿者,為善淘開發了一個收捐小程序,方便一線工作人員使用。
跳跳糖員工志愿者參與閑置物品分揀
這是一個很好的技術公益案例,要知道,傳統的公益模式大多以短期或者臨時形式居多,如何讓志愿者們在短暫的時間里,發揮更大的能量,就必然離不開技術的加持。拿最簡單的小程序來說,看似簡單的頁面背后,其實包含大量的繁瑣工作,如何確保捐贈信息真實有效,如何進行物品追蹤……種種問題,都是超越重構技術之外的。
當然,技術公益的帶來的鏈性價值還遠遠不止這些。
互聯網和公益其實是天然相通的。當某個志愿者做出60分的東西,往往會引起更多人參與進來,直到它變成90分、甚至100分,說到底,用技術做公益只是一個手段,往往是為了讓溝通更加順暢,很多時候起到的是一個引導作用,這種引導很重要的一點是鼓勵。
03
技術的起點其實是公益性質的
互聯網是一個迅猛發展的行業,與其說這篇文章在討論大廠程序員群體熱衷公益這個社會現象,倒不如把這個話題放大一點:在技術不斷更新的年代,怎么才能讓代碼也能助力公益發展?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回答對象可以是我們每個人,也可以是任何一家企業。
今年的1024程序員節,跳跳糖公益收集了一批來著公益機構的真實需求:有沒有軟件可以幫助提升數據統計效果?能否借助軟硬件,幫助視障人群“看到”更大的世界?如何利用新的傳播工具去推廣公益理念……這是很多公益一線工作者面臨的實際困難,也是技術公益有可能起到作用的未來方向。
新眸注意到,在字節跳動內部的分享活動上,很多程序員主動“掃碼”關注了這些問題。未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可能也會像小宣、小澤一樣,用自己擅長的代碼參與公益,幫助公益機構解決問題。
這或許也能夠證明一點:技術的起點原本就是要讓社會變得更好。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意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開始通過發揮技術特長踐行公益理念。無論是字節跳動的“DOU愛公益日”和“跳跳糖公益伙伴計劃”,還是騰訊的99公益日、阿里的95公益周,都是這一現象的佐證。
相關閱讀
-
環球速讀:這屆程序員們,為什么都熱衷...
作者|桑明強剛剛過去的1024,程序員慶祝節日的方式有點不一樣。不同... -
全員降薪30%,威馬挺不住了嗎?
作者|東關大先生出品|電動公會狂奔多年的威馬,開始進入水逆期。前段... -
商流帶動物流,物流反哺商流
每年雙11,關于快遞送達的時效性以及售后問題,一直是消費者和商家頗... -
天天速訊:ThinkPad 30周年“放大招”...
不知不覺間,ThinkPad迎來了30周年紀念日。經過30年發展,ThinkPad已... -
世界熱點!“科技與狠活”風暴之后--海...
對于大眾而言,“食品安全”近些年來一直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然而在... -
世界今頭條!“功能”之后,網約車決勝...
文丨智能相對論作者丨陳先森網約車在“安全”、“合規”的道路上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