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喜臨門老驥伏櫪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
作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床墊品牌企業,喜臨門在行業已經實打實地走過了三十多年的風雨。但最近幾年,喜臨門的整體發展可以說是跌宕起伏,不太穩定。
盡管上半年喜臨門的營收同比增長了,但下滑的毛利率卻點出了喜臨門越來越“薄利”的現狀。隨著房產行業下行,此前喜臨門采用經銷、電商、外銷等渠道或方式快速擴張實現盈利,但目前財報數據上變化,實質上都反映出喜臨門前進的腳步已經變慢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這變慢的原因,既有喜臨門在企業戰略上的失誤,也有行業大環境的因素。
分心搞副業,影視夢破滅
2017年,喜臨門實現凈利潤2.84億元,2018年卻陷入了虧損,虧損達4.38億元,到了2019年凈利潤又回升,實現3.80億元。對于2018年度的大幅度虧損,是由于影視業務經營業績未達預期,需對既有商譽進行計提減值準備,最終形成較大虧損。
2019年凈利潤好不容易回升之后,卻又在2020年出現了下滑,喜臨門的業績呈現出并不穩定的狀態。
這不穩定的背后,是喜臨門的一心多用。對比這兩年各大企業趕潮流一樣地玩跨界,喜臨門早在2015年就玩起跨界。大步一邁,就從床墊品牌跨入影視業務。
但隔行如隔山,喜臨門花費大功夫收購回來的綠城傳媒(后改名為晟喜華視),只給喜臨門帶來了短短兩年的風光,隨后就一落千丈。
影視業務對喜臨門來說是非主營業務,但卻占用了部分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導致了公司運營成本的增加。歷時六年,喜臨門跨界文娛事業終成空。喜臨門于2021年初完成晟喜華視60%股權轉讓,重新聚焦家具主業。
喜臨門給自己在今年定下的戰略目標是“高質量高速度”,可以看出早前跨界搞影視業務的那幾年,喜臨門耽誤了自身主營業務的發展。同時也錯失了軟體家居行業大發展時期,如今把影視業務的爛攤子清理完畢,正在全力追趕規模。
但市場是不是還給喜臨門留有這樣的時間窗口,還要打個問號。
疫情仍在持續,在當前的背景下,消費需求下滑無可避免,但行業的原材料成本卻也在持續上升中。至此,睡眠產業成了一門難掙錢的生意。
從喜臨門去年的產品營收結構來看,床墊是家具制造產品中的頂梁柱,2021年全年營收接近40億元。沙發營收約11億元,軟床及配套產品營收24億元。盡管軟床和沙發營收金額不及床墊,但增速卻是所有品類當中最高的,其中軟床及配套產品營收同比上升70%。
不過,這些主力創收的產品全部面臨毛利率下滑的窘境。相較于營收的上升,上述產品的營收成本漲幅更大,其中軟床及配套產品的營收成本漲幅達到82%,沙發營收成本漲幅達到60%,均高于其營收漲幅。
成本高企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限電雙控的政策導致生產速度有所下降,二是疫情反復影響運輸條件,致使大宗商品原料的價格上漲。尤其是制作海綿的主要原材料價格持續提升,年初以來價格同比上漲約11.5%。
成本上升的直接后果就是喜臨門的毛利開始下跌。2021年,喜臨門家具制造的毛利率不到32%,同比下滑約2.4%。大宗業務的毛利率被壓縮到僅為9%,堪稱“薄利”。而線上銷售則是毛利率下滑最大的部分,同比下滑13.7個百分點,毛利率維持在39%,營收成本同比上升111%,遠超營收63%的增速。
目前毛利率的下跌幅度看似不大,但這并非喜臨門第一次出現毛利率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就行業整體情況而言,軟體家居企業的毛利率空間普遍不高,再下滑的話喜臨門就很難盈利了。
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喜臨門除了面臨在國內的近憂,還有出海的遠慮。喜臨門的海外業務發展難度加深,運營壓力變大。
受美國反傾銷影響,喜臨門泰國分公司訂單銳減,目前已經停止了床墊業務,工廠處于半停工狀態。
然而同樣在海外市場有布局床墊業務的敏華控股有限公司在業績報中表述,海外產能訂單在后疫情時代迅速回暖,產能保持穩定供給,出口美國的生產已絕大部分轉移至越南,基本消除中美摩擦對海外市場業務的影響。跟同行業公司對比,顯然喜臨門的海外運營能力比較一般。
總體來說,對于喜臨門來說,國內業務能否持續穩定增長,決定著喜臨門能否健康發展。
競爭者眾多,對手實力不可小覷
床墊行業門檻本就不高,也缺乏重大技術革新點,導致其長久以來行業分散,各品牌之間辨識度不高。但面對千億睡眠市場,誰能不心動?2021年,高瓴斥資20多億拿下了愛夢集團(旗下擁有舒達和金可兒兩大床墊品牌)的控股權。近日,由小米和京東參投的互聯網睡眠品牌——趣睡科技也傳來了上市消息。
新入局者虎視眈眈,軟體家居行業勢必有一場惡戰。
2022年上半年,顧家家居以90億元的營收“一騎絕塵”,同比增長12.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近9億元,同比上升15%。夢百合與喜臨門實力相當,分別以40億元和36億元位居第二、三位。行業“新貴”慕思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5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但是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產品本身并不是市場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反而是整個市場的商業邏輯才是當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這不只是涉及企業開店或關店數量,還包括不同場景消費挖掘問題等。
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和消費群體的變遷,“高端睡眠”成了睡眠經濟的底層邏輯。數據顯示,2021年京東智能床墊的銷售量同比增長了2.4倍;到了今年上半年,天貓、淘寶智能床墊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720%,增長趨勢相當搶眼。
盡管“高端睡眠”行業看似“小眾”,但一方面考慮到產品觸達提升、消費習慣養成等因素,這一細分行業實際潛在需求仍較大。
另一方面,通過相關企業的財務數據可以觀察到,智能睡眠產品的銷售額更多來源于海外市場,國內在高端智能睡眠產品做得比較好的,不是喜臨門這樣的傳統行業品牌,而是新入局的年輕品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創投、私募等投資機構對這一新興賽道投入砝碼。
在這種情況下,定位中低端產品的喜臨門反而陷入了被動。如果接下來的進攻智能化產品,對于喜臨門來說就會是全新的增長點,同時也更符合Z世代的消費理念。
多起售后投訴,產品質量存疑
喜臨門創立于1984年,產品定位主要是中低端的消費群體,它的價格方面普遍也是在3000元以內的價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實惠的。喜臨門作為一個擁有三十多年資歷的老大哥,又是走主打性價比的路線,在產品銷量上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近年來,關于喜臨門床墊味道刺鼻、容易塌陷的售后事件卻是層出不窮。
在上海的一檔民生電視節目上,有一名上海市民向節目反映自己的上海喜臨門某經銷商實體門店買的床墊,睡了沒有半個月中間部位就嚴重凹陷。在聯系了門店后,門店一開始答應可以更換一款價格比原來稍低的床墊。但等顧客去門店選取床墊時,門店忽然就不認賬了,并解釋說這是喜臨門床墊品牌方的問題,他們作為經銷門店不承擔這個責任。于是顧客只好找到了電視節目組的記者反映并進行投訴。
這個案例并不是個例,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喜臨門,可以查出四百多條投訴維權案例。除了一些購物環節的糾紛,不少都是與喜臨門產品質量相關的投訴。
多年前,喜臨門董事長陳阿裕試圖做一張完美的床墊,他說:“我們的工作就是讓中國人睡得更香,從而擁有更多的幸福感”。時至今日,喜臨門生產的床墊多如恒河沙數,但距離最初的目標還有多遠呢?
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資本,如果質量不過關,不管花多少錢做營銷,都是徒勞。喜臨門如今頻頻出現的產品售后問題,應該要敲醒警鐘了。否則在網絡資訊如光速傳播的今天,三十多年的品牌積累,短短幾天時間就能被瓦解。
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已經站在行業發展頂端的喜臨門,不但要走向高端化、智能化路線,更應當在產品的專業層面上運作升級,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行業頭部品牌??壳罃U張快速實現盈利已成過去,喜臨門要想在強手如云的品類里再進一步,喜臨門要打的硬仗還有很多。尤其是提升消費者的品牌信任度,功夫還需要繼續提升,短板更需要補。
相關閱讀
-
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喜臨門老驥伏櫪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作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床墊品牌... -
如愿以償,440億美元將推特收入囊中!馬...
馬斯克最終還是如愿的將推特(TWTR)收入囊中。這場橫跳了半年的戲碼,... -
天天亮點!iPhone 14價格已降到5000以...
iPhone14自發布以來,價格與功能配置嚴重不相符的聲音不絕于耳,其實... -
環球速讀:這屆程序員們,為什么都熱衷...
作者|桑明強剛剛過去的1024,程序員慶祝節日的方式有點不一樣。不同... -
全員降薪30%,威馬挺不住了嗎?
作者|東關大先生出品|電動公會狂奔多年的威馬,開始進入水逆期。前段... -
商流帶動物流,物流反哺商流
每年雙11,關于快遞送達的時效性以及售后問題,一直是消費者和商家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