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看:一個技術大佬的12年職場經歷
上周天中午約了一個朋友(技術專家級別)吃飯,看得出來他狀態不對,喝了一點,咔,想說真話了,不吐不快,于是經過允許,記錄了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叫他王總,我們是網友,經常聊天,只要我覺得“公司的同事「忽悠」我排期”和“說需求實現不了”的時候,我就去找他求證,一來二往,就聊一些各自過往的經歷。他算是發展的很好了,早些年在深圳買房安家。
他小酌了一口,就開始講他的奮斗史了——
1.大學自學史
2011年,王總畢業于非常武漢普通學校的計算機系專業,但專業老師水平很一般,只要給學生演示程序,就接口電腦壞了,無法運算。只能黑板講解……
暗罵一聲之后,王總就逃課打游戲去了,瀟灑的到了大三下學期,才被長輩按住問:“打算考公?還是考研?還是上班去?”
王總極不耐煩的接下話茬,極其篤定的告訴長輩,早已經有了打算。實際心里也沒底。主要是他認識的一位學姐畢業后就去中興做了程序員,薪資尚可,逢年過節就發獎金,還是上市公司咧。
總感覺很不錯,剛好計算機系畢業的,老對口了。學姐建議“去學Android吧,這可是智能手機的天下哇,「中華酷聯」多牛哇”。
他聽取了建議,直接卸載了英雄聯盟,下載了免費的教學視頻,開始自學Android開發。一邊根據教程手把手學習,一邊混群向一些資深大牛請教,加上理論和實戰書籍買了一堆,起早貪黑,全心注入,學起來得心應手。
臨近畢業,雖然沒錢買Android手機,但是已經能在安卓模擬器上演示開發的秒表應用了。
說到這兒,接著酒勁,開始得意起來了……
2.第一份工作
2011年3月份,王總注冊了智聯招聘,簡歷字斟句酌,投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簡歷。第二天就收到了面試邀約,并進行了電話初試和復試。
隔天,HR反饋,面試通過了,薪資6.5K。他打電話給家人,家人聽說后,這不是傳銷吧?這么高,如果進去不對,趕緊跑哈。
王總想證明自己,沒有太多猶豫,背上行囊,擠上K字開頭的火車,開始深漂了。
入職后才知道,老板是一只富二代,想做一個漫畫類APP,因為移動互聯網非常熱,但是招聘了倆月,沒招到Android開發。
公司加他30人,王總深知自己水平一般,也就不挑活,主程序指哪打哪,公司放置洗漱用品和行軍床。一兩個月后,大家都覺得這小伙不錯,Android版本3.0后,老板就給他加了薪水,漲到了9K。
2011年,9K的薪資對于剛畢業的新人來說,不算低了。但是漲薪的同時,老板提了一個要求:Android版本上線后,你需要自學下iOS,再給產品做一個iOS版本。
王總被加薪“沖昏了頭腦”,連連回答沒問題。
緊接著,公司給他配置了新款的mac和手機,而在他的心里憋著一股勁,拿著“絕對不能讓公司失望的態度”繼續加班學習。
王總算是拼了,靠著加班加點的學習和趕進度,仨月后,硬是一個人把iOS版本搞上線了。牛炸了哇!一個人能頂倆人,Android和iOS全拿下。
寫著程序哼著曲,時間轉眼來到了2012年年底,某個下午,公司主程序私下說,準備跳槽去平安了,要不要一起,那邊也缺人,平臺也大,公司也還能再漲一波。
說到這兒,猛喝了一大口水,杯子都沒放下,便繼續說了起來……
3.跳槽去平安、VIPKID
當時王總的技術已經比較能打了,在公司里被鍛煉成全面能手了。拿平安offer自然也不在話下,薪資也漲到了15K。做產品開發時,總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從全局去看待問題并能落地,而他的上級也是十分信任他(PS:上級就是帶他來的主程序)。
平安研發部當時發展迅猛,每周都在進人。他也從一開始帶仨人到團隊發展到20人了。王總逐漸轉向了技術管理。
成為leader后,時間也非常碎片了,上午需求評審,下午一對一溝通,晚上項目匯報。忙的不亦樂乎。不過,他非常有成就感,忙但感覺值得。為此,QQ簽名還改成了:做好管理兩件事——管人和理事。
2013~2016年,職級連跨仨,薪資自然蹭蹭漲。16年底,在深圳還買了房子。也就是當時在技術群加了王總微信。(PS:但是John也是半個技術人,經常向他請教問題)
2018年轉過年來,王總發展感覺遇到瓶頸。再一次感覺晉升無望后,在他的朋友介紹下,輾轉離開深圳去了在北京的VIPKID。那時候的VIPKID發展勢頭正盛,王總談了不錯的總包薪水,也拿了不少期權。
想著干完這票,就可以晉升至“富成廢物階段”而躺平了。
事與愿違,加入VIPKID后,王總發展并不太順利,當時VIPKID核心模塊已經很完善了,由于他的職級(資深工程師),公司希望他能在重點項目上有所建樹。其實他當時也是這么想的。
雖然在平安后期,他沒有完全扔下技術,但更多時間卻是花在管理上。畢竟畢業沒幾年,技術也并非在相當成熟的情況下做管理,也并不踏實嘛。
說實話,在VIPKID業務成熟到相當階段,核心模塊的業務訴求就是CRUD了。這部分對于技術深度并沒有那么高。相反,應用的啟動優化、耗電優化和性能提升就特別重要,這就需要對技術底層相當了解。但對于這塊,王總并沒有太多經驗。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他繳械了。搞清楚底層的技術,需要在技術的專業度浸淫多年才行,加之和上級相處 并不愉悅,他再次跳槽了……
說到這里,他心有不甘。點了支煙,奈何被告知餐廳不能抽煙,吸了一口后不情愿的掐滅了……
4.帶著夢想來到新東方
北漂第一站不順利,但不甘心回到深圳,于是各種輾轉來到了新東方。新東方是教育行業的龍頭,業務牛的無話可說。但軟件產品和系統還是一片荒漠。王總深思熟慮,覺得進新東方應該是最佳時機了。
誠如他所料,進入新東方之后,leader讓他負責新項目的客戶端研發。從0開始,頓時讓王總找到了當時年少輕狂的感覺。這種做事風格,他很熟。
那兩年,他所在的業務團隊發展的非常不錯,團隊也逐步擴張。在內部也如魚得水,加上他有管理經驗,也抗打能挑大事。
順其自然,就成了技術團隊的資深大佬。
正當大施拳腳時,啪嚓!去年雙減政策來了。。我去年經常去北京出差,還一起吃飯,說咋辦?這下咱們都GG了。他說:“放心吧!到不了咱倆身上”。
后來,才得知,今年3月份他就回深圳了,半年賦閑在家(PS:不是找不到,而是先休息)。
說完了,他若有所思的望向窗外。。。
5.寫在后面
王總很幸運,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淘到了第一桶金。相比于同齡人,已經足夠成功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他很清楚,這些年趕上了紅利期,掙到的錢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就像斗地主,一個人贏錢了,不知道是手氣好還是能力強。這是頂可怕的。
他今年34歲,但他沒有焦慮(可能明年就焦慮了)。半年一直在思考和提升技術,這不是壞事……
覺得文章不錯,可以幫忙轉發,在看。感謝~
這兩個專輯幫助很多人提升了自己:
產品經理工作流(點擊可以訪問)
產品方法論和思考(點擊可以訪問)
相關閱讀
-
焦點快看:一個技術大佬的12年職場經歷
上周天中午約了一個朋友(技術專家級別)吃飯,看得出來他狀態不對... -
聊聊出事了的李寧、海天、椰樹
最近有三家公司在網上挺火,分別是海天醬油、李寧和椰樹集團。他們... -
一個痛點需求,賺了 80 萬
有這么一個需求,非常小,但涉及的潛在用戶很廣。有人因此積累了三... -
當前觀察:平均700+人線上等單,新茶飲...
2022年,排長隊買奶茶到了變革前夜。@新熵原創作者丨白芨編輯丨月見... -
世界新動態:大廠轉身:字節造帝國,阿...
字節修長城、阿里破淘寶,梁汝波與張勇不同的守江山之道。@新熵原創... -
環球熱文:靠模仿出圈的好未來,成不了...
向班上成績最好的那個小朋友學習,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出品|電商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