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部無人島開發法規創新實施 珠海打造“珠海樣本”
珠海市司法局再獲國字號榮譽。日前,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模范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珠海市司法局獲評“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
近年來,珠海市司法局立足時代特征、區位特點、珠海特色,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持續釋放創新動能,遞交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珠海法治建設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下一步,珠海市司法局仍將錨定服務‘產業第一’戰略目標,充分發揮‘一個統籌、四大職能’作用,為全力支持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高質量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珠海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小燕表示。
善立良法??
深耕細作立法試驗田
藍海與白浪,煙火與帳篷,星光之下如畫景色令人神往。曾經荒蕪的無人島,如今已成為風景秀麗、設施齊備的長琴島,欲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音樂IP地標。
長琴島的蝶變背后,是全國首部無人島開發法規的創新實施。2018年長琴島開發之初,曾因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導致開發建設難以真正開展。2019年5月1日,《珠海經濟特區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管理規定》的正式實施扭轉了局面,更填補了國內法律的空白。
這一規定的實施并非孤例。“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的國字號金字招牌背后,是珠海市司法局不斷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機制的努力和付出。
政府立法工作應當緊密圍繞市委決策的重點、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2022年上半年,珠海市司法局聚焦產業發展、營商環境、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立法審查法規草案10部。
至今,珠海市司法局已先行先試推動出臺經濟特區法規規章81部,其中近30部為全國、全省“首部”,部分創制性制度為填補國家立法空白、打破制度堅冰提供了“珠海樣本”。
當下,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加速,珠海市司法局探索通過推動地方立法將政策紅利固化為根本之策,在早期為橫琴新區量身定做9部橫琴專門法規、規章的基礎上,設置“大灣區立法直通車”,推動出臺橫琴新區港澳建筑領域專業人士執業資格認可、港澳旅游從業人員在橫琴新區執業規定2部法規,打出規則銜接“組合拳”。
與此同時,珠海市司法局積極參與起草、研究合作區相關立法草案,制作需突破、調整法律、行政法規改革清單和合作區需求清單。
截至目前,珠海市司法局在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企業、行業協會等設立18個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今年,該局還制作了250多萬字澳門法律制度參考資料匯編,為研究粵澳兩地制度差異、推動兩地規則銜接提供參考。
法企同行??
護航“產業第一”
打造法治先行地
法治強,產業興,人才聚。
錨定服務“產業第一”戰略目標,珠海市司法局不僅在立法領域下苦功,更著力打造“法先鋒”司法行政文化品牌,凝聚法治力量,深耕“頭雁引領”“聚力攻堅”“法企同行”實踐主題。
面對面問需于企,實打實解決難題。建立涉企法治服務直達機制,珠海市司法局由局領導班子牽頭組建服務“產業第一”工作專班,開展“深入基層、走訪企業、促進發展”司法行政專項活動。
目前,該局全面梳理了司法行政部門直接服務企業18項職能,形成了《珠海市司法局服務“產業第一”法治清單》,為企業提供清單式法治服務。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珠海市司法局積極打造法治政府建設“珠海樣本”,組織法治政府建設“強基礎、補短板”專項活動,定期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專項督察,建立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規范集中發布、規范性文件“三重審核”和鎮街規范性文件統一審核等機制。目前,珠海市已連續四年獲評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優秀”等次,更榮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全省率先完成行政復議體制改革任務。
不久前,《法治藍皮書·珠海法治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這是珠海市司法局聯合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連續第四年編輯出版法治藍皮書,珠海成為全國首個由國家級法治研究機構發布地方法治藍皮書的地級市和唯一經濟特區。“珠海多年的法治實踐,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鮮活的樣本。”藍皮書出版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王利民評價。
制定出臺法治服務保障“產業第一”十項舉措及其“2.0版”——助企紓困二十項措施;在全省率先建立工業園區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橫琴設立“中國法律服務(澳門)公司公證服務窗口”……一系列服務企業的新舉措,成為珠海敢闖敢試,積極打造法治先行地的生動注腳。
法治融合??
彈奏珠澳法律服務
深度合作交響曲
“我宣誓: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憲法和法律……”今年6月,珠海市新一屆人民監督員頒證宣誓儀式和初任培訓在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舉行。28名新任人民監督員正式上任,其中包括3名港澳籍人士,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希望在這一崗位上,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新任人民監督員、澳門青年律師黃景禧說。
黃景禧還有另一個身份——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律師團成員。2021年底,珠海市司法局成立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組建由132名珠澳律師、32名涉外公證員、233名珠澳調解員組成的法律服務團,簽約掛牌“司法部公證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基地(湘潭大學)公證灣區實踐中心”等機構,著力打造大灣區涉外法律服務要素資源的集聚地。
讓黃景禧欣喜的是,這幾年,他還見證了一個個珠澳法治合作的項目從無到有——珠海在全省率先建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務案例庫,在橫琴建立商事登記認證公證代辦服務,全省率先將港澳人士納入法律援助告知承諾制范圍,成立珠澳(澳珠)勞動者法律服務中心,全國首次實現跨境法律援助協作……
櫛風沐雨,蓮花盛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按下加速鍵,珠澳法治合作也打開了新的空間。
今年以來,珠海市司法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務部門建立起溝通長效機制,完善了共建共享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模式,健全了與澳門立法會、法務局、澳門法律服務公司、澳門律師協會等的常態化溝通聯系機制。
“我將全身融入并全力助推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法治建設貢獻力量。”8月初,首批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執業考試與培訓考核的澳門執業律師石立炘,在拿到首份珠海市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書時說。
循法善治??
助力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沒想到能如此快速地解決煩惱,避免了一場官司。”一起貸款糾紛得以迅速化解,當事人澳門居民劉先生舒了一口氣。
2021年以來,劉先生因按揭貸款與珠海市某銀行發生糾紛,2022年4月,正當鬧得不可開交準備對簿公堂時,珠海市金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時介入,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解開了矛盾。
近年來,珠海市司法局創新發展“楓橋經驗”,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同時深入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成立國內首個涉港澳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打造“拱北街道涉港澳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調解品牌,推動成立“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越來越多的當事人選擇通過調解的方式處理爭端。
在此基礎上,珠海市司法局積極加強行業規范和平臺搭建,建設珠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籌備建立市調解協會,進一步統籌珠海、橫琴的調解資源,促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商事調解、仲裁調解等不同調解類型的銜接聯動。今年1—8月,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1240次,受理矛盾糾紛7199宗,調解成功率達99%以上,涉及金額2.75億元。
此外,珠海市司法局加強現代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市、區、鎮(街)、村(社區)4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覆蓋,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建設“珠海智慧司法”微信小程序,使實體平臺與網絡平臺、語音平臺有效對接,實現全業務、全時空為企業、群眾提供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初步形成了“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
今年1—8月,全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共為群眾提供線下服務29644宗、線上服務10843宗次。全省萬人法律咨詢服務熱度指數,珠海位列全省各地市之首。
相關閱讀
-
全國首部無人島開發法規創新實施 珠海...
珠海市司法局再獲國字號榮譽。日前,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模范表彰... -
沈陽市發布市場監管領域 養老詐騙常見...
記者9月14日獲悉,為凈化養老用品市場,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老年... -
蒼梧縣狠抓“3個一批” 促進脫貧勞動力...
獻南大哥,最近身體好嗎?這是政府發給你的慰問品,以后要好好生活、... -
“壯美鄉村共創未來”!2022年鄉村振興...
9月14日,2022年鄉村振興論壇·廣西在南寧開幕。來自國家和部分省市... -
老潮興粿品店傳承非遺文化 傳承潮汕美...
潮汕菜色香味俱佳,是僑鄉汕頭的一大特色品牌,相信未來在全世界的... -
最高300萬元補貼!惠陽優化人才獎補辦法出臺
引進國家級、省級、市級領軍人才以及海外高層次人才到惠陽工作,給...